胖熊NET,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!

最新更新文章排行手机版

胖熊NET!

热门搜索:
当前位置: > 科技

2023植树节主题活动

时间:2023-11-21 17:56:01人气:87作者:用户投稿

植树造林的意义

植树造林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。众所周知,人类呼出二氧化碳,吸进氧气。而绿色植物正相反,呼出氧气,吸进二氧化碳,所以人类要依靠绿色植物生存。

中国几十年来一直大力推进植树造林工程,如"三北防护林工程",为保护广大土地不被沙化起到关键作用。

植树节对幼儿教育意义

植树节对幼儿园小朋友意义有可以培养孩子的环保观念。通过参加植树活动,让孩子们体验劳动的艰辛过程,感受粮食的来之不易、感恩父母的辛勤劳作。从而培养顽强拼搏、吃苦耐劳、勤俭节约保护环境等优良品质。

植树对小孩子意义很重大,从小做起,从身边做起。植树造林可以绿化和美化家园,还可以起到扩大大山资源、防止水土流失、保护田野、调节天空气温、促进经济发展等作用,是一项利于当代、造福子孙的宏伟工程。

植树节的来历与意义

来历:

民国4年(1915年),参与制定《中华民国森林法》的著名林学家凌道扬,有感于国家林业不振,“重山复岭,濯濯不毛”的林业现状,便开始实践他所提出的《森林救国论》,致力于森林科学的研究和宣传普及工作。

凌道扬连同韩安及裴义理(JosephBailie)等林学家,上书当时袁世凯的北洋政府,将美国“植树节”的推行办法向农商总长张謇提出,希望政府仿效,在中国推行植树节。由于中国民间有在清明节植树插柳的习俗,所以凌道扬等林学家倡议以清明节为中国植树节。同年7月31日,北洋政府批准以清明节为“中国植树节”。

1916年4月6日清明节,北洋政府在北京西山马金顶举行了中国第一个植树节庆典,同时要求全国各级地方政府部门都要在植树节期间广泛植树造林。这项活动每年照例举行,持续多年,但以后渐渐流于形式。

国民革命军北伐成功之后,民国18年(1929年)国民政府农矿部呈请行政院,鉴于国父孙中山生前积极倡导国家造林运动以改善民生,因此,明订每年3月12日(即孙中山逝世当天)为植树节(国民政府和中华民国政府称该日为“国父逝世纪念日”),并在行政院院会中通过《植树节举行造林运动办法》,通令全国实施。

意义:国家为激发人们爱林、造林的感情,促进国土绿化,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,通过立法确定的节日。

3.12植树节的来历和意义

植树节最初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,把他逝世的那天,即3月12日定为植树节。1979年2月,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,通过了将3月12日定为我国植树节的决议。

312植树节的意义是不仅可以绿化和美化家园,同时还可以扩大山林资源、防止水土流失、调节气候、涵养水源、减轻污染、促进经济发展等作用,是一项利于当代、造福子孙的宏伟工程。

标签: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123@。cc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